2015年10月23日,公司一行6人开启了对日本景观绿化及古迹庭院考察的主题之旅。本次考察活动历时8天,行程遍及东京、大阪、神户和京都四个城市,考察学习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板块:文化遗迹的古典庭院、都市及港口绿化及与友好单位的交流学习。虽然考察时间安排紧迫,全程平均每天20公里暴走,每天上百张的照片纪录,也许还只是从感观角度去体验日式园林的特色,每一位成员在付出汗水的同时也收获颇多,无论是从技术层面还是思想层面都受到了震撼和启迪,我想考察的意义也在于能让视觉的感观体验引领意识的变革和创新吧。
初到日本,给人的总体感觉就是干净,空气干净,街道干净,建筑以极简的形式存在,极少有异形结构,超越繁复过后的极简与实用主义相结合的状态。细想一下,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以后,建设需求放缓或停滞,开始注重环境保护,专注于把每一个领域都做到极致,抛开浮躁的物欲去追求精神的满足。这种意识形态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到每一个领域。以枯山水为代表的造景形式也正好符合日本人对世界观的诠释:从任何角度看都不一样也看不全的方寸天地。
我们所见的日本园林景观,总体而言:精致与呵护是我体会最深的两点感受。从行道树到公共区域绿化到公园到古典庭院,处处皆景,景景有情,不得不佩服造景者们对于花草树木石所倾注的情感。把每一棵树木都当成一个生命来对待:精于修剪,保留并保持着精致的外观;只要是栽下去的树木除非自然死亡不然绝不轻易砍伐,任何一根枝条都可以恣意生长绝不担心被砍掉。
感触颇多,希望下面跟大家分享考察的所见所闻,能带来见微知著的感受。
文化遗迹的古典庭院(主要考察地:岚山——天龙寺——龙安寺——八坂神社——南禅寺)
日本古典园林其实深受中国园林尤其是唐宋山水园的影响,因而一直保持着与中国园林相近的自然式风格。特别是京都,在公元794年仿照唐朝都城长安建造而成,在日本堪称杰作的园林有半数都在京都。我们去了京都的岚山公园、天龙寺、龙安寺、八坂神社、南禅寺。去到的每处古典庭院都有个木制结构的房子,坐在房前屋檐下从远即近你会发现一幅即视感的山水画:远处有自然天成的一片树林,近一点是看似自然实际人工造景的古松要么苍见或者婀娜,层次分明的搭配灌丛,再前就是一个人造湖,湖上怪石和植物星罗棋布,神奇的是这些普通的植物和石块组合起来却能让观者驻足盘坐,心静如水。日本朋友介绍道,这种方式就是他们常用的借景和池泉式园林的微妙之处:山水树让人感觉到一种幸福感----吾唯知足。
岚山公园:位于京都西郊的岚山,海拔382米,以春天的樱花和秋天的枫叶而闻名,东南不远处有桂离宫,是著名的观光胜地。我们去的时候虽樱花已开过枫叶却未红,但却正好能专心体会园林的韵味。
简单的岚山二字以小见大
著名的大堰河及渡月桥,看见只会以单数存在的堆石了吗?
天龙寺:是以岚山为背景,以建长7年(1255年)盖造的离宫为基础,在历应2年(1339年)被改成为禅寺。寺内的庭园借龟山和岚山之景,将贵族文化的优雅和禅宗的玄妙融为一体,是世界文化遗迹。
方丈庭院前的曹源池
古松与古寺
龙安寺:由室町时代应仁之乱东军大将细川胜元于宝德二年(公元1450年)创建的禅宗古寺。龙安寺位于日本的京都,龙安寺庭园是日本庭园抽象美的代表:在寺庙方丈前一片矩形的白砂地上,分布着5组长着青苔的岩石,建寺时是日本视觉艺术发生重大革新的时期,龙安寺是著名的枯山水庭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寺内以石庭著名,“吾唯知足”也是出自于此。方丈堂的前院的枯山水式石庭十分著名,是有大云山之称的古刹。
这就是著名的枯山水石亭----微缩石亭与原型的对比
吾唯知足的原型
八坂神社:日本全国约有3000多座八坂神社,位于京都祇园的是八坂神社的总本社,也被称为“祇园神社”(祇園さん),是京都香火最旺的神社之一。八坂神社里面朱红的色调十分亮眼。
所有石门都是这个样式
知恩院:为日本佛教净土宗的总寺。净土宗其实也是传自我国的佛教宗派,日本净土宗由法然创立于1175年。由于其相对简单的教义,吸引了大批追随者,并成为今天最大的佛教宗派。
知恩院建于1234年,但是现存的最古老的建筑是17世纪以后建造的。其中之一的知恩院的大门—三门是全日本最大的寺院山门,高达24米。
同时,在此我们有幸现场观摩了日本最大园林工程公司的技术人员的修剪技巧并进行了沟通学习,在后续的板块将会介绍。
信仰的力量
侧面
智慧之道
南禅寺:京都名刹之一,为临济宗南禅寺派的大本山,正式名称为“瑞龙山 太平兴国南禅禅寺”。现在仍可从巍峨耸立的三门楼上俯瞰京都。南禅寺因与德川幕关系密切得以重建和兴隆,从楼上可望见御所的结构,似乎蕴涵着某种意图。
一组经典日式园林的呈现
竹与石的组合
木与石的组合
大阪第一高楼也被借景,倒影之美
遇到的小细节
不同宽度适宜不同的鞋走,女士再也不用怕细跟鞋被卡的尴尬了
枯萎的植物枝干就这样被利用得恰如其分
历史感十足的土墙
哪怕是个小枝也值得如此呵护
太多的细节,太多的古典庭院园林,太多的感悟没法用照片表达,每一处庭院都有它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丰富的内涵让一石一木都充满了历史的张力,见证时代的变迁。日本所特有的山水庭园,精巧细致,在再现自然风景方面十分凝炼,并充分利用造园者的想象,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创造出一个对立统一的景观。注重选材的朴素、自然,以体现材料本身的纹理、质感为美,把粗犷朴实的石料和木材、竹、藤砂、苔藓等植被以自然界的法则加以精心布置,使自然之美浓缩于一石一木之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种简朴、谦虚的至美境界。
日本现代景观园林
日本现代都市的景观绿化,由于地域空间的局限,没有大气磅礴的呈现,而是沿袭了古典园林的精致结合造景者的匠心,注重细节的处理和用料的质感,设计上对空间环境和长远未来的考虑周全,属于实用主义美学的范畴,其他方面倒是乏善可陈。我们主要参观了大阪的梅田中心的都市绿化、难波PARK、空中农园等,神户的港口绿化以及北野坂的异人商业风情街。
个人觉得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极致利用空间做绿化的精神可嘉,因为土地资源有限,所以把各个商业中心的楼顶露台统统利用起来做绿化;还有空中农园其实就是利用楼顶改造成一个都市农园,里面四季花果蔬菜皆有,让城市的人能就近感受乡村的气息。
街景
再小也必须凹造型
几乎每家独栋都有一棵代表性的树探墙而出
北野坂不知补了多少次的路面,好似对历史的缅怀和不弃
傍晚的神户港宁静的美
难波PARK一角
与友好单位交流学习
现场观摩了日本最大园林公司的园艺工作者修剪松树并详细讲述了他们的工作情况。
园艺工作者现场演绎每把不同尺寸的修枝剪
与造园设计公司的交流
下图302就是这家公司的门牌,位于大阪中央区内淡路町2丁目1番7号的这家设计事务所,没有豪华的办公室,没有多么特别的装修,连会议室也是挤在社长的办公室里面,却有满墙的书籍,因为内心丰富所以不必外在的浮华来掩饰。年逾70的社长仍然意气风发,除了新招的实习生外基本都是50岁以上的员工,他们对事业的不倦追求让人敬佩。最让人记忆深刻的一句话大概意思是:我们是因为喜欢这个行业所以才会一直从事这项工作直至离开世界。当中国许多年轻人都在彷徨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做的是什么的时候,却有很多传承100年的日企或者家族手工作坊在默默的延续着他们的事业。
精神抖擞的社长
与日本植生株式会社的交流
日本植生株式会社以“为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做出贡献”为宗旨,主要涉及农业资材、环境绿化资材、胶水面保护工程及体育设施及球场系统等4个方面的相关事业。我们主要与植生环境绿化资材的部门进行了交流。他们主要致力于研究针对护坡、河川护岸及停车场等的草毯制品,现场看到展示产品也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巧思和材质的优良,也为以后的合作埋下伏笔。
日本植生环境负责人向大家介绍产品
本次日本园林考察之行谢幕了,每一位参与者都收益良多却也还有一些想去的地方没去想看的东西没看见的遗憾,但“吾唯知足”。想想寸土寸金的日本对园林空间利用的孜孜探索,我们作为园林人深感责重任远,为了每一个绿浪人的园林梦,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考察团鹿苑寺门口合影